商務部:低端乘用車市場份額在持續萎縮
2018-09-28
今年我國汽車消費市場開始出現降幅,自7月出現負增長之后,8月乘用車銷量再度出現下降。汽車銷量下滑是否是導致目前我國消費市場增幅放緩的主要原因?接下來的中國汽車市場是否還有新的增長點?在商務部近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,相關人士高峰表示,8月汽車銷量同比下滑主要與去年銷量基數大、關稅下調、汽車消費結構改變等因素有關。此外,高峰還表示,鑒于中國當下仍處于汽車消費的發展期,基于對新能源汽車和出口兩方面的考慮,中國汽車市場仍然將保持平穩增長。
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,今年前8個月,我國累計銷售汽車1809.6萬輛,同比增長了3.5%,高于去年全年汽車銷量增速0.5個百分點,其中乘用車銷量為1519.3萬輛,同比增長2.6%,高于去年全年銷量增速的1.2個百分點。汽車消費總體是平穩的。就8月當月看,乘用車銷量為179萬輛,同比下降了4.6%,商務部分析有幾個方面的原因:
一、2017年銷量基數相對較高,我國汽車銷量已經連續9年全球第1,2017年再創新高,達到2887.9萬輛,其中乘用車銷量達到2471.8萬輛,“高位運行”的態勢比較明顯。特別是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,由于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將在年底到期,部分消費者選擇提前消費,拉動乘用車銷量逐月攀升,到8月份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高的基數。
二、關稅下調導致部分消費者觀望。今年7月1日關稅下調政策正式實施以后,消費者普遍預期車企將會調整有關價格,導致出現延遲消費的現象。同時,部分進口車降價后,消費者的選擇范圍進一步擴大,觀望情緒較高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與7月份159萬輛的銷量相比,8月份銷量增加了20萬輛,環比增長了12.6%,說明隨著進口車價格調整到位,消費者觀望的情緒逐漸消散,前期積壓的消費需求開始釋放。
三、汽車消費結構正在改變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分析,隨著消費者di1次購車的比例逐漸下降,低端的乘用車產品市場份額在持續萎縮,各細分領域產品逐步向高處化發展,中等排量、中高轎車、SUV等產品成為市場增長的主力。數據也顯示,前8個月,轎車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.7%,SUV的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.2%,均高于前8個月乘用車總體的增速。
關于下半年的汽車市場態勢及增長點,商務部預測,汽車市場仍然將保持平穩增長,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:
一、我國仍處于汽車消費的發展期。雖然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億輛,但三、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人均保有量仍然偏低,市場還有增長的潛力。
二、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有助于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。今年1-8月份,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0.1萬輛,同比增長了88%,預計下半年仍將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。
三、汽車出口呈現上升態勢。根據海關的數據,今年前8個月我國累計出口汽車及汽車底盤76萬輛,金額102.2億美元,同比分別增長21.7%和25.4%,預計今年下半年出口也將帶動汽車銷量有所提升。
一、2017年銷量基數相對較高,我國汽車銷量已經連續9年全球第1,2017年再創新高,達到2887.9萬輛,其中乘用車銷量達到2471.8萬輛,“高位運行”的態勢比較明顯。特別是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,由于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將在年底到期,部分消費者選擇提前消費,拉動乘用車銷量逐月攀升,到8月份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高的基數。
二、關稅下調導致部分消費者觀望。今年7月1日關稅下調政策正式實施以后,消費者普遍預期車企將會調整有關價格,導致出現延遲消費的現象。同時,部分進口車降價后,消費者的選擇范圍進一步擴大,觀望情緒較高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與7月份159萬輛的銷量相比,8月份銷量增加了20萬輛,環比增長了12.6%,說明隨著進口車價格調整到位,消費者觀望的情緒逐漸消散,前期積壓的消費需求開始釋放。
三、汽車消費結構正在改變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分析,隨著消費者di1次購車的比例逐漸下降,低端的乘用車產品市場份額在持續萎縮,各細分領域產品逐步向高處化發展,中等排量、中高轎車、SUV等產品成為市場增長的主力。數據也顯示,前8個月,轎車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.7%,SUV的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.2%,均高于前8個月乘用車總體的增速。
關于下半年的汽車市場態勢及增長點,商務部預測,汽車市場仍然將保持平穩增長,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:
一、我國仍處于汽車消費的發展期。雖然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億輛,但三、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人均保有量仍然偏低,市場還有增長的潛力。
二、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有助于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。今年1-8月份,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0.1萬輛,同比增長了88%,預計下半年仍將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。
三、汽車出口呈現上升態勢。根據海關的數據,今年前8個月我國累計出口汽車及汽車底盤76萬輛,金額102.2億美元,同比分別增長21.7%和25.4%,預計今年下半年出口也將帶動汽車銷量有所提升。